十一家单位共同发力,打卡CGT产业升级园区行第四站!

发布时间:2024-02-01

微信图片_20240221120106.jpg


“一个人可以跑得很快,一群人可以行的更远。”


1月24日下午,由HIEA、行诚生物、翌圣生物、乐纯生物、香港奥星集团、云舟生物、灵赋生物、君联资本联合主办,动脉新医药承办的【不用卷,行更远】 CGT产业升级系列·园区行活动第四站,在苏州BioBAY举办。


本次活动是由一批专注于CGT产业链的优秀企业携手发起,旨在交流各家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与优势资源,从尖端设备的开发、优质原料的选择供应、高效耗材的配套提供,到精良工艺的设计优化,乃至严谨先进的检测技术等全方位环节,共同为CGT创新药企的产品开发和产业升级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与推动。


动脉新医药
,赞4


行诚生物商务与市场副总裁&中国药企管理协会MAH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刘肖博士担任本次活动主持人,活动从行业投融资动态、CMC优化到产业化发展等多个维度展开深度交流和研讨,整场活动并非停留在单向信息的输出层面,而是呈现出一种互动频繁、讨论热烈的生动场面,各位嘉宾踊跃发表见解,使得活动现场气氛极为活跃。


微信图片_20240221120110.jpg

▲ 刘肖|行诚生物 商务和市场副总裁

中国药企管理协会MAH专委会副主任委员


《CGT药物研发生命周期的降本增效策略

-CDMO视角》

叶知晟 | 云舟生物 技术副总经理 


金句:“CGT药物研发的三个关键点:克服瓶颈、降低成本、提升效率。”

分享要点:叶知晟博士指出,科研应用方面的载体需求巨大,但载体高度个性化的特点难以商业化,如今部分实验室自己DIY载体质量参差不齐。而云舟生物作为全球领先的基因载体智能设计和生产平台,在这一领域发挥了关键作用,通过提供高度定制化的载体设计服务以及自动化构建方案,结合云舟生物平台工艺和IND经验,显著缩短了科研人员,小型biotech公司从设计,开发到获得IND批文的时间,并且确保了生产工艺的稳定性和质量标准。


微信图片_20240221120114.jpg

▲叶知晟 | 云舟生物 技术副总经理


【Panel 1】

 如何携手助力CGT企业

从IND到BLA,稳、快、省?


刘肖博士主持,行诚生物科学技术生产副总裁李军辉、翌圣生物大客户总监谭国胜、乐纯生物BioService 负责人兼康晟生物CTO袁军、香港奥星集团技术应用总监王杰武、灵赋生物副总经理兼大动物模型开发部总经理高进权、云舟生物技术副总经理叶知晟展开讨论。


首先,在“稳”这一核心议题上,大家通过实例分享,展示了如何借助强大的工艺开发和生产管理经验,确保产品从研发到上市的各个环节都能达到高标准,并协助甲方企业成功完成申报流程。


其次,在“快”这一主题上,聚焦于如何加速客户产品验证及商业化进程。供应链企业提出要从客户实际需求出发,提供定制化服务,以帮助客户更快地达到监管审批的关键里程碑。例如,有的企业通过优化供应链、国产替代策略大幅缩短了项目周期,降低物料成本,为多家项目实现了快速申报。


最后,在“省”方面,降低成本是双方合作的重要目标。通过技术研发和生产工艺改进,可显著降低物料成本,供应链企业之间的协同合作也在不断加强,通过集中采购、共享资源等方式,进一步帮助甲方企业节约成本,提高经济效益。


微信图片_20240221120116.jpg

▲Panel 1 — 如何携手助力CGT企业

从IND到BLA,稳、快、省?


【Panel 2 】共话产业升级:

基因细胞治疗CMC关键点及方案


艾凯生物CTO梁焯、夏同生物CEO郭莹、艾博生物副总裁郜鹏、乐纯生物BioService 负责人兼康晟生物CTO袁军、行诚生物科学技术生产副总裁李军辉、翌圣生物大客户总监谭国胜,展开了深刻的探讨。


三家创新企业强调了产品快速上市以抢占市场先机的重要性,但同时也指出“快”并非无度追求速度,过度追求可能导致工艺不稳、质量受损,就像急速行驶的车辆容易失去控制,在研发和产业化过程中,稳定的生产工艺和高质量的产品是长久立足的基础,如同建筑高楼需要稳固的地基。


三家供应链企业分享了如何通过丰富经验和系统化的方法,在分子构建、生产制造到质量控制等环节找到平衡点,确保既能满足甲方对速度的需求,又能保证产品的稳定性和合规性。例如,选择具备专业技术背景的合作伙伴,可以帮助客户高效完成方法学开发,同时在降低成本方面,供应链企业致力于通过规模化生产、技术优化来降低成本而不牺牲品质,实现真正的成本领先优势。


在追求“快”的同时,“稳”是供应链乃至整个行业的基石,而“省”则是持续提升竞争力的关键策略,必须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寻求最优的成本结构。甲乙双方共同呼吁建立更为紧密的合作关系,致力于通过技术创新和服务升级来破解供应链难题,推动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。


微信图片_20240221120119.jpg

▲Panel 2 — 共话产业升级:

基因细胞治疗CMC关键点及方案


《投资视角看CGT行业的进展与趋势》

王昊天 | 君联资本 投资副总裁


金句:“在天气变冷的日子里,抱团取暖,总会迎来春天。”

分享要点:自2017年来,中国创新药投资规模达千亿级别,大幅提升新药研发效率,IND申报周期从40-50个月缩短至最快18个月。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助力这一成就,使中国在生物医药领域跃居全球第一梯队,成本、速度与质量优势明显,吸引跨国公司通过合作认可了中国产品的质量和创新能力。


面对行业寒冬,从业者应善用中国全产业链优势,尤其CRO和CDMO等服务商展现的强大韧性。CGT是未来重点且成功率较高,但需提升CMC标准以确保获批上市。产品数据真实性对行业发展至关重要,并指出严格的药品审批制度保障了药品安全有效。传奇生物的案例揭示中国CGT行业正逐步赢得国际信任,通过不断优化,有望在全球舞台上发挥更大作用。建议生态各方共同应对挑战,共享资源,共建紧密合作生态链,共迎行业春天。


微信图片_20240221120123.jpg

▲王昊天 | 君联资本 投资副总裁


《创新型药企的东南亚出海策略》

Bronson Koh | ETANA 总裁助理

中国区BD负责人


金句:“东南亚医药市场的巨大潜力,仍等待着我们去发掘。”

分享要点:东南亚市场总人口近6.7亿,其中印尼以2.78亿人成为区域内最大市场,占据40%份额。第二梯队国家(马来西亚、泰国、印尼、菲律宾和越南)经济稳定,GDP增长可观,且占据东南亚医疗市场80%,为中国药企出海提供了良好机遇。这些国家市场规模虽仅为中国医疗市场的20%,但增速快,潜力巨大,尤其是印尼市场约100亿美元规模。


Bronson强调,在药品准入和监管方面,东南亚接受中国产品开发模式,并进行当地化调整,新药注册通常需要两到三年时间,但通过与熟悉当地监管环境的企业合作可以缩短审评周期。另外,部分东盟国家要求对未在当地批准的新药进行生产国审查,而符合国际标准的高质量资料可大大缩短审批时长。


微信图片_20240221120125.png

▲郭泽彪 Bronson Koh | 

ETANA 总裁助理/中国区BD负责人(线上分享)


【Panel 3 】新形势下,

CGT企业如何有效的“搞钱、花钱”?


道济基因CEO赵丕明、慧疗生物CTO赵李祥、惟佑基因董事长及创始人魏继业、星锐医药董事长兼CEO胡荣宽以及主持人君联资本投资副总裁王昊天就“搞钱、花钱”这一话题展开分享。


创新企业需要关注美国和欧洲市场,但也可以考虑另辟蹊径,开拓其他市场,如东南亚和阿拉伯市场。CGT企业在新形势下的应对策略,包括加强供应链管理、提高技术平台的核心价值、进行融资等。强调了技术性开发和技术平台的重要性,并指出企业需要保持创新和灵活性,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。


此外,要善于利用各种资源,包括政府政策、金融投资等,大胆去讲商业策略,把钱花好每一分钱。最后,各位强调了合作和交流的重要性,认为只有通过合作和交流,才能推动CGT领域的发展和进步。


微信图片_20240221120128.jpg

▲Panel 3 — 新形势下,

CGT企业如何有效的“搞钱、花钱”?


至此,“【不用卷,行更远】 CGT产业升级系列·园区行活动第四站” 圆满结束!活动促进了更多企业相互链接、资源共享、深入合作。动脉新医药将继续联合产业链伙伴举办系列活动,请持续关注,希望我们能在未来的活动中再次相见,共同努力,行得更远!


微信图片_20240221120131.jpg

▲嘉宾合影


微信图片_20240221120134.jpg
微信图片_20240221120138.jpg
微信图片_20240221120141.jpg
微信图片_20240221120145.jpg

▲精彩瞬间